放假至今杠杆配资哪家好,已经有一个多星期了
家长们,孩子的眼健康检查安排上了吗
暑假来临
又是定期复查视力的高峰期
在门诊、验光中,经常会碰到这样的孩子:
其中一只眼睛近视,而另外一只眼睛不近视
或者,一只眼睛近视100度
另一只眼睛近视400度,并一直在涨
那么,这种情况就要警惕屈光参差
它是儿童视力发育路上的“绊脚石”
早发现、早干预至关重要
什么是“屈光参差”?
双眼屈光参差,通俗来讲,就是两只眼睛的度数有偏差,所需要佩戴的镜片度数不相同。一般来说,人的双眼屈光状态普遍存在轻度的差异,完全一致者很少见。
临床上把屈光参差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,其中两眼的屈光度球差≥1.50D,柱镜≥1.00D,为病理性屈光参差,反之为生理性屈光参差。生理性屈光参差通常无需进行特殊治疗,对于人体的影响非常小,而病理性屈光参差,应及时治疗,纠正双眼屈光状态。
屈光参差按照参差量分类,可分为:低度屈光参差:0-2.00D;中度屈光参差:2.25D-6.00D;重度屈光参差:>6.00D。
屈光参差的类型
1、单纯性屈光参差
单纯性近视性屈光参差:正视眼+近视眼
单纯性远视性屈光参差:正视眼+远视眼
2、复性屈光参差
复性近视性屈光参差:两眼近视眼,但程度不等
复性远视性屈光参差:两眼远视眼,但程度不等
3、混合性屈光参差
远视眼+近视眼
4、单纯性散光性屈光参差
正视眼+近视性/远视性/混合性散光眼
5、复性散光性屈光参差
两眼散光眼,但性质或程度不等
6、其他
相对性屈光参差:双眼屈光状态相等,但眼轴长度不等,导致双眼屈光的视网膜物像大小不等,属于因两眼眼轴长度不等引起的特殊类型屈光参差。
屈光参差形成的原因?
1. 先天因素
部分患儿出生时双眼眼轴发育不平衡或双眼屈光状态不对称,或者在胎儿发育过程中,由于一只眼球停止发育,体积比正常小,但另一只眼发育正常,则双眼屈光度相差甚大故形成屈光参差;遗传因素,可能与此有关,但确切机制尚不明了。
2. 发育因素
在眼睛的发育过程中,远视度数不断降低(近视度数会不断发展),在此期间如果因为用眼环境或习惯(比如:长期近距离歪头看书、书写姿势不正确、侧躺在床上看书玩手机等)导致双眼的屈光度发展进度不同,就可能会引起屈光参差。
3. 后天因素
双眼视功能异常,部分屈光参差发生在斜视之后,主要是斜视影响或破坏了眼球正视化过程,导致双眼视功能发育出现问题;白内障、角膜白斑、上睑下垂等眼病,眼外伤、硅油填充、角膜移植等眼部手术也会造成后天性屈光参差。
“我有一个眼睛好,所以看东西没问题,都能看的清”
且慢!
一个眼睛看得清就没问题吗?
并不是!
屈光参差的危害
长期屈光参差不重视,可能会导致立体视觉功能被破坏、容易视觉疲劳等问题,严重者会导致弱视和斜视。
双眼之间屈光状态差异过大,不及时治疗除了容易产生视疲劳,还容易引发融像困难(左右眼图像大小相差太大无法对准合并)、破坏立体视功能(无法正确判断物体的空间方向,甚至对于自身与客观环境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也无法判断)、不等像(配镜后物体通过不同度数的镜片,在眼睛视网膜上形成的物像大小存在差异)等症状,也可能出现斜视、弱视,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外在形象,还可能给他们的心理带来自卑、敏感等负面情绪,影响身心健康发展。
及时干预十分关键
1、对于还没有屈光参差或者屈光参差还不严重的孩子来说,预防刻不容缓。
保持良好用眼习惯:日常学习,保持 "一拳一尺一寸" 的标准姿势;合理把控用眼时间,建议采用 "20-20-20 法则":每用眼 20 分钟,就抬头眺望 20 英尺(约 6 米)外的景物 20 秒;同时需要规律作息,保证充足的睡眠,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,减少眼部负担。
增加户外运动时间:建议每天保持两小时左右的户外运动,可以多看绿色的植物,多眺望远方,调节睫状肌,有助于维持正常视觉功能。
定期眼科检查:定期进行眼健康检查,密切跟踪孩子的视觉健康发育情况,利于及时发现孩子的视力和视功能问题,避免错过最佳诊疗时间。
2、对于已经出现屈光参差的孩子,及时干预十分关键。
要去正规眼科机构进行全面检查,进行综合验光,根据医生的建议配镜或做出相应的治疗。若屈光参差已经引起视力下降或视功能障碍,那么视觉训练也不可或缺。此外,还需定期进行检查,及时发现屈光状态的变化,并采取相应措施。
合肥普瑞眼科医院业务副院长、儿童眼病与视光专科主任汪丽娟提醒各位家长,对于儿童屈光参差而言,日常生活中虽然比较常见,但其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,早发现、早干预是关键!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双眼视力差异大,建议尽早就医,选择适合的矫正方式,积极配合治疗,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杠杆配资哪家好,保护双眼健康。
倍顺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